珍贵!宣威的这些“宝贝”,你见过吗?

2024-08-26 10:18:28
logo 语音播报

说起宣威

大部分人只知道是火腿之乡

却不知在源远流长的文化熏陶沉淀下

宣威出土文物数量之多

价值之珍贵



身为宣威人
可不能只知道火腿好吃
下面小编就给大家
介绍下宣威这些“宝贝”


0 1
石箭镞

2002年尖角洞遗址试掘时出土,为凝灰岩,长4厘米、宽2.6厘米、厚0.47厘米,平面呈三角形,无铤,无翼,双刃,两面均磨制光滑,棱角清楚。2014年鉴定为国家三级文物。


0 2
明青玉双螭耳杯

通高4.7厘米、口径8.4厘米、底径5.2厘米。杯两面正中圆环内各阳刻一篆体“寿”字,对称布置,其余表面饰圆形乳钉纹,双螭耳,矮圈足,平底,无落款。于1952年入宣威县文化馆收藏,2014年鉴定为国家三级文物。


0 3
民国粉彩浮雕堆花大瓶

共2只,通高59.5厘米、口径18.2厘米、底径16.5厘米、腹径25.3厘米。直口,长直颈,平底,底足露胎,无落款。通体浮雕鱼、虾、鸳鸯、蝴蝶、花卉、假山等各类图案。于1952年拨交由宣威县文化馆收藏,1989年鉴定为国家三级文物。


0 4
清洒蓝釉带盖执壶

通高21.7厘米、腹径10.6厘米、底径6.2厘米。形如葫芦,盘口,平唇,带盖,细长颈,溜肩,鼓腹,颈与腹之间有一宽带形柄,腹一侧有细长流,颈与流之间有一“S”形连接物,平底,底足露胎,无落款。通体施蓝釉,造型精巧,胎质细腻,口沿裂伤。于1952年拨交由宣威县文化馆收藏,1989年鉴定为国家三级文物。


0 5
清窑变釉橄榄瓶

通高23.4厘米、口径4.3厘米、底径6.6厘米、腹径10.7厘米。直口,圆唇,长颈,鼓腹,平底,底施旋纹,底足露胎,无落款,通体施紫红釉。于1952年拨交由宣威县文化馆收藏,2014年鉴定为国家三级文物。

0 6
清矾红釉飞鹤云纹双螭耳瓶

通高23厘米、口径6.7厘米、底径6.6厘米、腹径11.6厘米。喇叭口,圆唇,细长颈,颈饰双螭耳,溜肩,颈与腹之间有接胎痕迹,鼓腹,圆足,底足露胎,底书“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瓶口沿内及底施浅绿釉,通体外施矾红釉,上绘飞鹤云纹。于1952年拨交由宣威县文化馆收藏,1989年鉴定为国家三级文物,现收藏于宣威市博物馆。


0 7
明青花火葬罐

通高23.7厘米、口径8.7厘米、底径9.4厘米、腹径17.1厘米。直口,圆唇,直颈,溜肩,鼓腹,肩、腹部饰数道旋纹,平底,底足露胎,带盖,盖顶为桥形钮。通体施青釉,盖顶和肩、腹部饰青花纹饰,纹饰颜色较深,接近黑色。于1993年4月建原宣威县文化局大门时出土,2014年鉴定为国家三级文物。


0 8
清铜漆金财神像

铜像为财神坐像,通高49.5厘米,中空,右手持鞭,左手捧一元宝,右脚踩于身前豹子之上,设底座,座高9厘米。通体漆金,现已大部分脱落。于1952年拨交由宣威县文化馆收藏,2014年鉴定为国家三级文物。


0 9
清脱胎漆寿星

脱胎漆寿星站像,通高41.4厘米,右手拄拐杖,左手捧寿桃,腰间用彩色丝带悬系一葫芦,立于镂空的台座之上,座高6.5厘米。于1952年拨交由宣威县文化馆收藏,2014年鉴定为国家三级文物。


0 10
清阚祯兆草书挂轴

为清代书法家阚祯兆(云南通海人,1641~1709)所书狂草,内容为“登龙尽是风云气”,宽60.4厘米、长133.7厘米,宣纸质,用绫装裱。字体纵逸飞动,极尽使转顿挫,刚柔纵横,连绵回绕,气势博大,激情充溢而不失法度。落款“杞湖大海阚祯兆”,于左下角用印两方,其一为“阚祯兆印”,另一方字迹模糊难辨,字幅受损严重,亟需修复。于1952年拨交由宣威县文化馆收藏,1989年鉴定为国家三级文物。


0 11
清钱沣行书对联

清代书法家钱沣(云南昆明人,1740~1795)所书,联心宽36厘米、长160.6厘米,宣纸质,绢裱,行书。上联书“烟月时应极兴会”,题首为“仲老二兄清座”,用印一方;下联书“史书长得开心颜”,落款为“钱沣”,用印两方,一为“钱沣”,一为“南园”。字体苍劲有力,圆健雄浑,流动而不板滞。于1952年拨交由宣威县文化馆收藏,1989年鉴定为国家三级文物。


0 12
清孙璚行书横幅

宣纸质,横长62.8厘米、宽23.8厘米,书七言诗六首,是云南著名书法家孙璚(云南曲靖人,1666~1749)书赠曲靖太守江宏卫的。诗叙述了江太守一身才华不被赏识重用,调任曲靖之后,落魄他乡,一生终不得志的经历。横幅行草写就,风格独特,自成一家,字体流畅,结构严谨,共24行,220余字,落款为“愚兄孙璚稿”,用印两方,其一为“臣璚写书”,其二为“髯翁”。于1952年拨交由宣威县文化馆收藏,1989年鉴定为国家三级文物。


0 13
清佘国观行书咏梅诗书幅

清朝著名篆刻家佘国观(江苏扬州人,生卒不详)所书,宽48.5厘米、长90厘米,纸质,行书,所书内容为林逋等诗人所作的咏梅诗。落款为“竹西佘国观”。用印两方,其一为“佘国观印”,另一方文字不辨。于1952年拨交由宣威县文化馆收藏,2014年鉴定为国家三级文物。


0 14
清徐人龙草书字幅

宽38厘米、长135.4厘米,纸质,草书,为清代云南宣威书法家徐人龙(生卒不详)所书“龙蛇体”。右上角用印一方,文字不辨;落款为“七二老人人龙”,用印两方,其一为“徐人龙”, 其二为“云村”。字幅下部残缺,于1952年拨交由宣威县文化馆收藏,2014年鉴定为国家三级文物。


0 15
清李坤行书对联

清代云南书法家李坤(云南昆明人,1866~1916)所书,联心宽32厘米、长159厘米,纸质,行书,所书内容为宋代诗人苏轼的诗句,上联为“春晚落花余碧草”,题首为“海秋二兄雅鉴”,用印一方;下联为“夜凉低月半梧桐”,落款为“李坤”,用印两方,一为“昆明李坤”,另一方文字不辨。于1952年拨交由宣威县文化馆收藏,2014年鉴定为国家三级文物。


0 16
清赵淳草书字幅

宽58.5厘米、长138.7厘米,纸质,清代赵淳(云南大理人,生卒不详)草书,内容为“山园遥枕远峰斜,竹石充盈鸟语哗。我欲四时携酒至,莫教一日不开花”。落款为“士弘世兄 赵淳”。用印三方,其中两方为“丁未进士”“粹標赵淳”,另一方文字不辨。于1952年拨交由宣威县文化馆收藏,2014年鉴定为国家三级文物。


0 17
清李仰亭山水图轴

画为水墨山水画,绢质。画心宽33.5厘米、长68.4厘米,用绫装裱,为清代画家李诂(字仰亭,云南昆明人,生卒不详)模仿房山高尚书水墨山水的风格绘成。左上角题“仿房山高尚书意”,落款“仰亭”,用印一方,内容为“滇南李诂”。画于1952年拨交由宣威县文化馆收藏,1989年鉴定为国家三级文物。


0 18
清李仰亭等书画轴





画心宽23厘米、长27.4厘米,绢质,用淡墨绘成一醉卧达摩像,笔法凝重,用笔较粗,用墨浓淡相宜,画中人物神态自然、栩栩如生,面部表情刻画精细。用印一方,落款三字:“仰亭诂”,与吴嘉思、吴存义二人的题跋共同装裱为一挂幅,画心居中。于1952年拨交由宣威县文化馆收藏,1989年鉴定为国家三级文物。


0 19
清缪嘉惠花卉图轴

画心宽40厘米、长101.5厘米,绢质,为清代女画家缪嘉惠(云南昆明人,1841~1918)所绘。落款为“仿白云外史粉本,素筠女史缪嘉惠作”。用印两方,其一为“缪嘉惠印”,另一方文字不辨。于1952年拨交由宣威县文化馆收藏,2014年鉴定为国家三级文物。


020
清佘国观竹石图轴

画心宽48厘米、长94厘米,纸质,为清代佘国观绘竹石图。落款为“东翁学长老先生命,时己丑嘉平月,竹西佘国观”。用印一方,为“国观印”。于1952年拨交由宣威县文化馆收藏,2014年鉴定为国家三级文物。


021
民国吴希龄风虎云龙图轴

画心宽50.5厘米、长105厘米,绢质,近代云南著名画家吴希龄(云南昭通人,1903~1995)绘,画面正中绘一虎立于山巅青松旁,作虎啸状。落款为“戊寅夏风虎云龙为高佩笔,树熙局长雅正 ”。 用印两方,一为“吴美键印”,另一方文字不辨。于1989年拨交由宣威县文化馆收藏,2014年鉴定为国家三级文物。


022
清郭燮熙梅花图轴

画心宽34厘米、长137.1厘米,纸质,为清代郭燮熙(云南南华人,1868~1943)绘梅花图。落款为“藉甚声华金鼎重湛然心迹玉壶清,焕然仁兄先生清座 辛酉夏六月郭燮熙石樵”。 用印两方,一为“郭燮熙印”,另一方文字不辨。于1989年拨交由宣威县文化馆收藏,2014年鉴定为国家三级文物。


023
民国杨自莹猫菊图轴

宽53.6厘米、长117厘米,绢质,为民国杨自莹(云南剑川人,1911~1951)所绘菊花下群猫嬉戏图案。落款为“癸酉秋月画于昆湖客舍,树熙学兄之嘱,杨自莹”。用印三方,其中二方为“问我欲何知”“随飘泊”,另一方文字不辨。于1989年拨交由宣威县文化馆收藏,国家三级文物(待定)。


024
清透雕狮子绣球纹杂石砚

砚呈长方形,长33.5厘米、宽28.4厘米、厚6.6厘米,造型古朴,灰黑色,正面上部透雕狮子绣球图案,下方为墨池;背面上部雕有云纹,左上部刻“此砚出自宜昌得至古滇南园钱氏家藏”3行字,中部刻“睡佛图景照昆池”4行小字,左下角刻“癸巳八月秋闱后三日明海鳞置”2行字;右上部圆形图案内刻“叶石专为砚工奇质更坚得来挥大笔落纸如云烟沣志”5行字,下刻“超然不群”4字,最下方扇形区域内题“太师少师不计年制成此砚独占先若辈能到□城重可称臣是翰墨仙”7行字,草书。以上刻字除“超然不群”4字为横行左起外,其余刻字均为直行右起。于1952年拨交由宣威县文化馆收藏,1989年鉴定为国家三级文物。


025
孙中山“饮和食德”题词

长53.3厘米、宽38.3厘米,纸质。1923年,浦在廷兄弟食品罐头公司生产的宣威火腿罐头在广州全国地方名特产品赛会上获“优美奖章”,孙中山题赠“饮和食德”。落款为“浦在廷兄弟食品罐头公司 孙文”, 用印一方,为“孙文之印”。于1952年拨交由宣威县文化馆收藏,2014年鉴定为国家三级文物。


026
谭延闿“推潭仆远”题词

长53.4厘米、宽38.3厘米,纸质,时任湖南省省长、湘军总司令的谭延闿为浦在廷兄弟食品罐头公司所题。落款为“谭延闿题”, 用印一方,为“谭延闿印”。于1952年拨交由宣威县文化馆收藏,2014年鉴定为国家三级文物。


027杨希闵“味美于回”题词

长53.4厘米、宽38.3厘米,纸质,时任北伐滇军总司令的杨希闵为浦在廷兄弟食品罐头公司所题。落款为“杨希闵”,用印一方,为“杨希闵印”。于1952年拨交由宣威县文化馆收藏,2014年鉴定为国家三级文物。


028
范石生“调和鼎鼐”题词

长53.4厘米、宽38.4厘米,纸质,时任北伐滇军第二军军长的范石生为浦在廷兄弟食品罐头公司所题。“调和鼎鼐”后又书5行小字,为“宣腿较金腿高倍蓰,得热心实业为浦君在廷者,改良制造装成罐头,必能推销全球也,因书此归之”。题头用印一方,为“军中一范”;落款为“小泉范石生”,用印两方,一方为“范石生印”,另一方为“小泉”。于1952年拨交由宣威县文化馆收藏,2014年鉴定为国家三级文物。


029
陈荣昌“说士同甘”题词

长53.4厘米、宽38.4厘米,纸质,云南著名书法家陈荣昌为浦在廷组建的宣和火腿股份有限公司所题。题首为“宣和公司主人鉴”,落款为“陈困叟题”,用印两方,一方为“陈困叟印”,另一方文字不辨。于1952年拨交由宣威县文化馆收藏,2014年鉴定为国家三级文物。




来源|宣威风物荟萃(作者:李家佐) 

编辑|彭晶娥 责编|徐兴敏  

监制|康隽轩 总监制|周开平 

标签:
全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

打开宣威市融媒体客户端,查看更多内容
立即下载
发送